时间:2025-05-09浏览量:
凝聚先锋力量,领航奋进征程。过去一年,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专注交通设计前沿探索,锻造出一支恪尽职守、敢闯敢创的设计先锋队伍——他们以技术革新破解工程难题,用专业态度赢得市场口碑,生动诠释了“开拓、担当、严谨、创新、争先”的企业精神。
为立体展现新时代交通设计者群像,湖南交通设计院推出“优秀项目负责人”专栏,深度报道2024年度公司“优秀项目负责人”荣誉获得者的先进事迹。
本期,让我们一同走近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院的王木群。
王木群,正高级工程师/注册土木工程师(道路工程),2024年湖南省企业“创新达人”,作为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勘察设计的资深项目负责人,他秉承“加强沟通、高质高效、顾客满意”的服务理念,长期致力隧道智能建造的挖掘和拓展,获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奖12项,获专利35项(发明专利15项),发表论文18篇。
一、技术创新设计理念 攻克复杂地质环境技术难关
王木群在多项重大工程中攻克技术难题,并形成创新工法:
在月亮岛路普瑞隧道首创门式框架结构体系,研发了钢管立柱+双拼钢管横撑的组合支撑系统,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艺;
针对G59官新高速公路向家隧道洞口垮塌事故处置,提出“抗滑先行、动态卸载”理念,并构建了“陡坡开挖+抗滑桩”复合支护技术体系;
针对溆怀高速燕子洞隧道右洞高水压岩溶涌水,采用泄水洞、泄水横洞、集水井三者结合方案,构建了“导-排-蓄”三位一体的长效治理机制;
在G60醴娄高速古墓保护工程中,设计并实施了斜柱支撑镂空式半明半暗复合结构,在满足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上兼顾了经济性与美学表现;
在G59张官高速沅古坪隧道采用了泄水洞、泄水支洞等技术,有效控制岩溶隧道涌水风险,分设泄水洞破解了地下水倒灌,创新采用排烟道和泄水洞一体化结构实现排烟排水效能同步提升。
多项创新工法的提出,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建设提供了技术范式。
二、深耕绿色智能建造 打造隧道品牌
在官新高速黄沙界隧道右洞塌方应急处治中,王木群首次采用“微创修复”的理念,保留完好格栅拱架,对损毁部位进行精准置换与修复。通过确保既有结构整体稳定性,实现支护段落快速修复,较传统方案压缩30天工期,节约成本约100万元。该技术为隧道支护体系修复提供了兼具安全性、经济性和时效性的技术范式,极具应用价值。
在张官高速沅古坪特长隧道后期服务中,王木群通过技术创新提质增效。泄水洞施工首次取消二次衬砌结构,通过优化喷锚支护参数并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测构建永久支护体系,确保施工安全并实现泄水洞连续掘进;采用“超前泄水洞导排+主洞抗水压衬砌+径向注浆补强”技术,破解传统方案成本高、征地协调复杂及生态破坏等难题;应用精细化光面爆破技术攻关,将平均线性超挖量控制在8cm以内,较原工艺减少喷射混凝土用量10%。该技术体系的应用,在确保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的同时,推动沅古坪隧道提前10个月实现全隧贯通,创造了同类地质条件隧道建设的新标杆。
自从事隧道工程技术工作以来,王木群始终秉持“细节铸就品质、创新引领卓越、匠心打造精品”的理念,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其主导完成的技术方案与工程服务屡获建设方的表扬信并被评为“优秀设计代表”,彰显了他在特长、富水、地质构造发育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建设全过程技术服务能力,为隧道品牌建设做出了贡献,他用技术创新拓展隧道美好未来。
策划:生产经营部(安全生产办公室)、党群综合部
供稿: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院
编审:钟子颖
审核:肖雅丹
审定:钟 军